惠安河道水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
發布日期:2023-05-16 12:17:50 瀏覽次數:13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推進,惠安河道水污染問題日漸嚴重。為了保護惠安河道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本文將從源頭控制、末端治理、社會共治等方面介紹相應的措施。
一、源頭控制
源頭控制是惠安河道水污染治理的首要問題,必須從源頭抓起?;莅埠拥浪廴局饕醋杂谵r業、生活、工業等方面,針對不同的污染源,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
1、農業污染源
農業污染是惠安河道水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農村面源污染主要包括養殖廢水、農藥農肥殘留、畜禽糞便等。為了防止農業面源污染的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2)發展有機農業,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
(3)加強獸藥管理,遏制畜禽糞便污染;
(4)加強農業廢棄物處理,防止其對河道造成污染。
2、生活污染源
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惠安河道生活污染源不斷增加。城市污染主要包括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處理和分散式處理兩種方式。為了控制生活污染源,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營管理;
(2)推廣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
(3)加強城市排污管網建設和管理;
(4)加強市容環境衛生管理。
3、工業污染源
惠安河道工業污染源主要來自于工業廢水、廢氣、噪聲等。為了治理工業污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對高污染企業的監管與管理;
(2)強制執行污染物減排標準,逐步提高排放標準;
(3)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
(4)加強企業運營管理,做到污染防治、環保建設等工作不斷完善。
二、末端治理
除了源頭控制,需要對惠安河道進行末端治理,對已經排入河道的污染物進行治理。末端治理應重點關注河流水質、水體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水中富營養化等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1、河流水質
惠安河道河流水質污染主要展現在化學需氧量、總磷、銅、鋅、Pb等指標高于標準,水質等級較差等方面。治理惠安河道水污染的最終目標是改善水質,保持河流生態平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河道水質監測,及時發現水質問題并實行治理;
(2)設置生態保護區,加強濕地保護,修復河道棲息地與重建生態通道;
(3)對違法排污企業依法查處并予以嚴懲,形成有效威懾。
2、水體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惠安河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如重金屬、有機物、雜質等,這些物質對水生生物及人體健康都有很大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與工商、環保、公安部門的配合,深入排查化工廠、電機廠、涂料廠、膠水廠等高有毒污染企業的環境危險源,統一整治;
(2)加強工業廢料的收集與處理,使有毒有害污染物得到安全處理,不再對環境造成永久性危害;
(3)對于從未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要在評估其合理排放情況下授權其合法排放。
3、水中富營養化
富營養化是惠安河道水態度日益嚴重的問題之一。過量的營養物質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使水體中藻類等植物繁殖過多,進而傷及其他生物,形成“藻花”、“腥味”,影響飲水和生態。
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河道富營養化現狀監測機制,及時發現、預警富營養化;
(2)注重綠化治理,開展淤泥清理與水生植物修復;
(3)控制農業、生活污染源排放,減少養殖池塘和化肥、農藥的使用;
(4)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減少有害物質和營養物質的排放。
三、社會共治
要想治理好惠安河道水污染,必須推動社會共治。政府應該主導好治理工作,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到治理過程中,形成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圍,調動公眾的參與積極性。
1、政府主導
惠安河道水污染治理是政府履行其環保保障職責的重要方面,需要政府主導好整治工作。
(1)規范治理責任,建立環保協調機制,加強環保法的宣傳意識和法律意識。
(2)完善污染防治體系,嚴格按照標準和措施進行管理,創新高效的監管政策與機制。
(3)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提高社會輿論反響,有效地整治大氣、水、土地污染。
2、社會參與
社會參與是科學治理惠安河道水污染的重要保障。應積極發揮社區、環保組織和市民的作用,廣泛組織群眾參與河道保護和治理。
(1)建立社區河道監督員隊伍,加強河道監測;
(2)推廣志愿者監測系統,開展全民環保普及教育,激發公眾環保意識和熱情;
(3)組織呼吁和協作,組成惠安河道環保聯盟,擴大社會合力,形成人人參與的環保浪潮。
四、總結
惠安河道水污染治理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從源頭控制、末端治理、社會共治等方面入手,多措并舉。除了政府履行其職責外,社會各界也要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推動治理工作,讓惠安河道成為美麗家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