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及時了解棗陽河道的水質狀況,進行科學分析和評價,制定出具體可行的治理方案,必須建立科學、系統的河道污染監測網。監測網應涵蓋棗陽河所有主要污染源,并覆蓋整個江蘇省。這將有助于了解污染源的分布位置、強度、污染物種類和污染物濃度,為治理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學數據和技術支撐。
治理水污染只有從源頭入手,才能把治理工作做得更加徹底有效。針對棗陽河道的一些水污染源頭,包括工業企業廢水和農業生產產生的污染物,要采取綜合措施,對污染物進行分類管理,制定差異化的處理方案,嚴格監管和管控,確保達到合格排放標準。在污染源頭治理中,要緊密配合各方面力量,實施聯合治理,形成合力。
棗陽河流域的生態問題與水污染有一定的聯系,與樹木、草地等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因此,水污染治理必須從生態治理入手。要在生態修復方面加強工作,修復受污染的河岸、濕地和棲息地,增強河道自凈能力、減少污染物的破壞。另外,應積極推動靠近河岸區域的植樹綠化,增加綠化植被面積,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