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廢水處理工藝的環保技術現狀和前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量急劇增加,傳統的廢水處理工藝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實際生產需求和環保要求。例如,傳統的生化處理工藝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時,出水COD和BOD的去除率較低,造成廢水排放的水質不能直接滿足環保標準。此外,傳統工藝對耗能較多,需要大量投入工藝調節,運行成本較高。
新型環保處理技術的提出對于調整傳統工藝帶來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新技術的應用為工業廢水處理提供了一些新的選擇。例如,歐洲的MBR技術,可以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沉積物,使得泥濘更容易過濾,同時減少了化學藥劑的使用;電化學技術可以通過電析、電滲透、電吸附等方式使得廢水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得到高效分離;膜分離技術所采用的低壓膜過濾技術不僅可進行微量物質的分離,而且處理過程可自動化程度高,能減少人工干預。
新技術的應用讓廢水處理效率有了更大的提升。
盡管新技術應用在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但該技術的技術成本較高,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造成后期運營的成本較高;同時可能會對水質產生副作用或者影響健康,也需要進行慎重地評測。
此外,新工藝技術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和制度難點,如技術陳舊問題、技術空白難題、市場和投資難題、現有法律法規不適用等問題。
為了進一步推廣綠色環保科技,應當研發更加節能,更加經濟的設備和合理配置技術設施,以減少后期的運營與維護成本,同時應當加強環保產業、評測規程和標準體系的建設,加強環保產業聚集區建設。另外還應進行政策引導,獲得激勵扶持,鼓勵政府部門、企業界和科研單位加強全面的合作,孵化產業新技術的發展。
總的來說,只有我們不斷嘗試新技術,發展新工藝,才能更好地解決國內工業廢水排放問題,同時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