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金潭污水處理廠是北京市海淀區的一個污水處理廠,位于海淀區北下關村,始建于1986年。廠區總面積為20,000平方米,擁有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6萬噸/日的處理設備和污泥處理設備。
三金潭污水處理廠主要負責海淀區北部地區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的處理,處理后的出水達到國家及地方標準后,可直接排放到北運河里。同時,三金潭污水處理廠還負責對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處理,通過壓濾、濃縮等技術進行處理,產生的污泥可以用于土壤改良或再生利用。
處理流程
三金潭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 格柵除污:首先,污水進入處理廠后,通過一系列的格柵和格柵集水池,將較大的雜物、沙土等除去。
- 調節池:經過格柵除雜后的污水將進入調節池,進行初步處理,平衡進水水質和水量,防止進水沖擊流過大,保證后續處理穩定有效。
- 生化池:經過調節池調配后的污水進入生化池,進行有機物的降解處理,通過厭氧與好氧共同發酵,通過池內微生物處理,將有機物轉化成無害物質。
- 二沉池:粘度大的污泥通過斜板傾倒器進入二沉池,在此處污泥與水分離,污泥底泥被抽出作為污泥處理的原材料;上清水經過光氧催化處理后可達到一級A標準。
- 余氯消毒:為保證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處理后的水經過余氯消毒,有效殺滅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達到排放標準后排放到北運河。
環保效益
三金潭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對保護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防止水污染具有積極的環保效益,同時也為滿足北部地區的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提供了保障。以下是該污水處理廠在環保方面的主要成效:
- 使北下關、北七家等周邊地區的污水得到充分處理,保障了附近河流的水質,減輕了區域水污染的程度;
- 使處理廠沿線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促進了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 處理廠通過提高污水處理效率,減少了對北運河的污染,保障了水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