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東省的威海市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但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威海的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為了解決污水問題,威海市政府于2005年投資啟動了威海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該項目占地約300畝,總投資約10億元,采用了國內先進的A/O生物處理工藝和膜污泥脫水工藝,能處理年處理能力2.5億噸的城市污水。
威海污水處理廠采用了A/O生物處理和膜污泥脫水工藝。該工藝首先將進口污水通過井式格柵過濾掉較大的雜質,然后進入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砂石等顆粒物質。隨后,污水進入A/O生物處理裝置,經過曝氣、反硝化和硝化等過程,分解分解有機物質,使廢水中的氨氮等污染物被氧化為無害物質。最后,清水經過過濾、紫外線消毒后排放到威海灣。
為提高出水質量和減少處理池中的污泥量,威海污水處理廠還采用了膜污泥脫水技術。該技術采用微孔膜過濾,可以將污泥中的水份和固體物質分離,達到脫水效果。膜污泥脫水工藝除了能夠提高處理效率和減少處理成本,還減少了處理污泥的體積,降低了環(huán)境污染的風險。
威海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顯著提高了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水環(huán)境質量。威海市環(huán)保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威海市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達到了7.5萬噸,處理能力已經達到全市污水總量的90%以上,處理出水質量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排放標準,達到了國家二級A標準,有效保護了威海灣環(huán)境的安全和健康。
除了解決污水問題,威海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還帶來了社會效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帶動了威海市環(huán)保產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fā)展。污水處理廠的運營也為威海市提供了一個可持續(xù)的環(huán)境保護基礎設施,為威海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