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處理是指將污水經過格柵除渣后,進入沉砂池除去懸浮顆粒物和沉淀物。實際操作中,污水先經過粗格柵,將大碎塊、固體等雜物去除,再進入細格柵,將較小的固體、纖維、布料等去除。經過格柵去除后,污水進入沉砂池,使污泥沉淀,進而去除部分污染物。此階段對污水去除率較低,為15%~25%。
經過初級處理后,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及營養物含量還是很高,不能直接排放。因此,需要進一步進行有機物的去除和氮、磷營養物的去除。目前,國內采用的中級處理工藝主要有A/O生物處理工藝、SBR生物處理工藝等。此階段對污水去除率可達60%~80%。
經過中級處理后,宜都污水處理廠采用深度處理工藝進行污水的最終處理。深度處理分為生物膜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生物膜法是通過生物膜的有機化學反應、生物修復及生物吸附等微生物作用,將水中的有機物、氮、磷達到深度處理標準,即氨氮<0.5,總氮<3.0,總磷<0.1。活性炭吸附法是在生物膜法的基礎上,加入適量的活性炭,吸附有機物質形成復合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和水質的穩定性。